态度--是使用极为频繁的一个词。但这个词出现的高频率,渐渐引发了我对这个似乎此前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词汇的一种新的好奇。
《荀子·修身》:“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这是我们能找到的最早的“态度”,这是一种举止。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里,“态度无穷,虽京师工效之,莫能及”中的“态度”是一种神韵,而邵雍“事到急时观态度,人于危处露肝脾”诗中的“态度”又是另外一个理解。当然,还有号称文化痞子的王朔,更有“耍态度”的脾气与性子。
态度,在我们的所有现实生活中。女士的粉底,男人的胡须,都鲜活地演绎着这个影响着几乎所有事物发展动向的词语。在巴黎、东京、首尔甚或我们中国的上海,你都能看到那一副副精致的脸庞,这是他们长久以来对于“精致”的态度。
众所周知,人多地少的江南,从远古时期开始,就有着精耕细作、力争完美的追求。正是这延续数千年的认真态度,造就了闻名于世的秀美江南。
回想由古至今的“态度”,无不恒动引导着某种精神,传递着某种理想。位于海峡西岸的东南认证,承继了江南人的精益求精。东南认证坚持严格规范的管理,在认证审核活动中融入更多的“专业和细致”,“精益求精”是中心上下都在努力实践着的态度。态度,在东南认证是一个动词,是将专业和细致进行到底的精神。
常务副主任:宋松林
2011年元月